‧古人喜用艾炷灸,其操作方法,如下:
1.點穴法
(1)操作:取穴後,以墨筆或黑色筆作標誌。
(2)注意:按取穴姿勢行灸療,即坐點穴則坐灸,臥點穴則臥灸,不要使病人坐著點穴而站著灸,或站著點穴而坐著灸,以免穴位移動,徒灼傷好肉而已
‧古人喜用艾炷灸,其操作方法,如下:
1.點穴法
(1)操作:取穴後,以墨筆或黑色筆作標誌。
(2)注意:按取穴姿勢行灸療,即坐點穴則坐灸,臥點穴則臥灸,不要使病人坐著點穴而站著灸,或站著點穴而坐著灸,以免穴位移動,徒灼傷好肉而已
‧灸療時,施灸室的選擇,要符合下列四個條件才安全:
1.光線要充足,以防視線不良而燙傷病人
2.通風要良好,可預防暈灸
3.要有遮布簾的設備,以符合傳統禮節
4.要注意氣候溫度之調節,冬天宜用電暖器,以預防感冒
‧艾條灸,其火力的大小,有下列三種:
1.溫和灸
(1)此法火力最溫和,最不易燙傷病人,針對一個穴位
(2)將艾條先靠近皮膚,再慢慢提高到病人感覺舒服的高度,然後重覆動作連續燻五至十分鐘至局部發紅為止,此法火力最安全
‧臨床治病時,艾條的正確拿法,說明如下:
1.要雙手操作,左手食指(或拇指)按壓穴道,右手拿艾條。
2.右手拿艾條,要用拿筆寫字的姿勢,再把右手小指伸出,頂住穴道旁邊,拿艾條的手指,要離開艾條火苗頭約一公分左右;如此左手食指按壓穴道,右手小指頂住穴道旁邊,右手大拇指、食指與中指拿艾條的灸療姿勢最好。
‧優點:
‧臨床治病時,灸法的作用,有四種,說明如下:
1.溫經散寒(可適用於虛症)
利用灸火之熱力來滲透肌膚,溫經絡行氣血,加上艾絨的生溫熟熱之本性、可通諸經絡、逐臟腑寒溼三特點,兩者相合,更增其溫經散寒之作用,例如:臨床上常利用灸療來治冷凍肩(即肩怕涼、冷)。
2.扶陽固脫(可適用於虛症)
人體若陽氣衰而陰氣盛,表現則為肢體寒冷,四肢厥逆,甚則欲脫。此時可用艾灸的方法,來溫補虛脫的陽氣。
‧艾絨的特點及保藏法,說明如下:
1.艾絨的特點,有五項:
(1)燃燒時火力溫和,不致有灼熱感
(2)燃燒時,溫度快速直入深部,且予人舒快感,故不論是實症或虛症,短時間內使用灸,均可有療效。
(3)燃燒後,艾灰不散不墬,可免灼傷皮膚或燒損衣物,故常為病患所喜愛。
‧艾絨品質的好壞,說明如下:
‧艾絨之製法,說明如下:晒乾→搗爛→過篩→成品